來源:華夏時報作者:華夏時報發布時間:2022-10-26瀏覽量:2363
原標題:車載Mini LED 漸升溫 新能源車企率先“上車”
來源:華夏時報
見習記者 丁琦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建平 北京報道
目前,Mini LED技術熱度正在逐漸升溫。除電子消費領域外,車載Mini LED儼然成了另一大應用領域。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汽車市場開始回暖,下游車載顯示屏也隨之增長。數據顯示,車載顯示屏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增長,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05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13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01%。
業內觀點認為,車用市場將成為Mini LED的新增長點。據預測,車載Mini LED規模將從2023年開始放量,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450萬片,年復合成長率高達159%。
車載應用將是未來主戰場
電動化、智能化是汽車發展的里程碑,推動汽車發展進程的關鍵因素離不開車載顯示。近年來汽車車載顯示向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邁進,車規級別的Mini LED屏幕不但從汽車中控臺走向了全車的交互顯示,更是從車內走向了車外。這也表明車載顯示技術已經迎來了多元化時代。
據記者了解,從最傳統的LCD液晶顯示屏到最先進的OLED顯示技術,對于汽車的屏幕設計而言,都存在各自的優缺點。而比較各類技術路線來看,Micro LED面板顯示技術難度過高,目前并沒有搭載該技術的量產車型。而OLED技術深耕多年仍未解決燒屏的問題,且OLED材料激發的光源亮度、使用壽命普遍偏低,阻礙了OLED屏幕在車載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而作為對傳統LCD背光源的一種升級,Mini LED背光在顯示性能方面兼具OLED與LCD的優勢,具有壽命長、不燒屏等特點。華燦光電副總裁王江波表示,隨著Mini LED芯片技術趨向成熟,Mini LED也將逐步導入車用顯示。
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近日發布的《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白皮書》中的數據,車載Mini LED量產機型將在2023年開始形成規模出貨,成為Mini LED背光產品發展的第三極。在消費電子行業持續低迷的今天,車載的應用無疑是為Mini LED技術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
Mini LED作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于2021年進入商用元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市場中,京東方、深天馬、TCL華星、、華燦光電、聚飛光電、瑞豐光電、晶科電子、鴻利智匯、晶臺股份、、、
、聚燦光電等多家企業均有布局車用Mini LED背光技術。
表示,中長期來看,Mini LED料將受益工藝成熟及成本下降(預計三年內年降幅在15%-20%)持續向中高端領域滲透,有望迎來爆發期,預計至2024年Mini背光車載顯示器的滲透率有望高達10%。
中泰證券指出,隨汽車智能網聯化的持續推進,Mini LED背光顯示具備性能和成本的相對競爭優勢,未來有望持續提升在車載屏的滲透率。
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發展提供支持
據記者了解,熱衷于讓Mini LED屏幕“上車”的車企中,新能源汽車占據了大多席位。
正如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在積極追求更高顯示效果以及數字化儀表顯示趨勢的刺激下,Mini LED背光也將優先在新能源車上被廣泛搭載”。
目前多家車企宣布其車載顯示屏中應用了Mini LED背光技術,包括理想L9(將Mini LED技術應用在了配合HUD抬頭顯示設計的安全駕駛交互屏上)、蔚來ET7(搭載了京東方10.2英寸HDR Mini LED背光數字儀表)、凱迪拉克LYRIQ(由群創光電供應33英寸環幕式Mini LED背光超視網膜屏),以及第三代榮威RX5、飛凡R7等。
事實上,造車新勢力的比拼點覆蓋各個方面,隨著汽車智能化的加速滲透,車載屏幕作為人車交互的主要媒介,其重要性愈發凸顯。車規級別的Mini LED背光應用范圍極其廣泛,在車內中控導航、儀表盤以及汽車的內部氛圍、外部照明等方面均有體現。在汽車科技感與智能化方面,車載屏幕作為主要的呈現形式也顯得尤為重要。
不過,雖然 Mini LED的性能最佳,但也面臨技術挑戰,且成本高昂,因此短期難以實現大規模商用化量產。
TMT證劵分析師阮澤林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惠于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以及下游市場的需求量持續增長,上游已經成為投資重點。目前來看,國內外頭部企業均在上游獲取了高額投融資,根據上游頭部企業公布的公告來看都已在爭先建廠以及擴建生產項,這將有利于Mini LED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穩定供應鏈的供給及成本的不斷控制。”
“從車企和供應鏈的關系來看,大部分Mini LED顯示屏幕導入車載應用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驗證,其中包含產品推廣、驗證階段、成本甚至是行業標準等多個問題亟待解決。從未來的供應鏈周期來看,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成本會隨之降低。”張翔表示。
隨著供應商紛紛推出車載顯示產品,未來顯示技術有望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可以看出,一個從百億到千億的市場正在不斷崛起,這也將為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021-10
作為企業老板的你,是不是常常聽到員工反饋,3D玻璃蓋板在生產過程中鍍膜效率低,產品合格率不穩定,不良率高等等···
2020-08
手機防指紋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因為我們平時用到的手機已經在這個領域有非常成熟的技術了,手機防指紋是我們對手機···
2023-02
近日,京東方位于北京經開區的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開工建設,并實現“拿地即可開工”。該項目投資2···
2022-01
震儀股份十年以來一直致力于研發等離子預處理+AF防指紋鍍膜機/AG防眩光噴涂機極其全套工藝方案設備。而這些設···
2022-10
行家說Display 導讀:10月17日,隆利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Robert Bosch GmbH(德···